1. <s id="j2fj4"><strike id="j2fj4"><u id="j2fj4"></u></strike></s>
      2. <li id="j2fj4"><tr id="j2fj4"></tr></li>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主辦
          注冊 登錄】 網站地圖 收藏本站 聯系我們
          返回網站首頁
          menu
          首 頁
          資訊
          數據
          政策
          技術
          咨詢
          項目
          市場
          專家
          企業
          會展
          招聘
          管理咨詢
          《中國煤化工》
          menu
           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進展  > 詳細內容
          煤制油技術“中國造”——記2020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項目400萬噸/年煤間接液化成套技術
          作者: | 來源:國家煤化工網 | 時間:2021-11-15

          富煤、缺油、少氣的資源稟賦決定了我國以煤為主體的能源結構短期內難以改變。利用我國相對豐富的煤炭資源發展煤制油產業,對解決我國石油資源短缺、降低對外依存度、提升國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由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公司聯合20余家單位協同攻關完成的400萬噸/年煤間接液化成套技術創新開發及產業化項目,建設了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的400萬噸/年煤間接液化裝置,推進了大型煤間接液化成套技術開發與工業化應用,對引領我國煤制油產業發展意義重大。這一項目近日被授予2020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多項關鍵核心技術國際領先

          該項目攻克了大型煤間接液化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實現了從千噸級中試到400萬噸/年的工程放大,在煤間接液化基礎理論、關鍵技術、重大裝備及材料、工程放大及系統集成技術、節能節水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重要創新成果,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煤間接液化成套技術,建成了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的400萬噸/年煤間接液化項目,整體技術水平居于世界領先地位。

          建設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的400萬噸/年煤間接液化項目,推進大型煤間接液化成套技術開發與工業化應用,對引領我國煤制油產業發展意義重大。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公司相關負責人用了多個國際領先來表述該項目取得的巨大成就。

          ——首創高溫漿態床費托合成工藝,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實現百萬噸級煤間接液化重大裝備及材料國產化,填補了多項國內空白,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在3000噸級單噴嘴加壓氣化技術領域填補國際空白,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開發了大型煤間接液化系統集成及清潔運行成套技術,實現了世界單體規模最大400萬噸/年煤間接液化裝置安全穩定清潔運行。與國外同類技術對比,在各類消耗、能效和產油能力上具有明顯優勢,經院士專家組鑒定,項目成套技術總體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突破煤制油產業卡脖子技術

          400萬噸/年煤間接液化示范項目于2013928日在寧東能源化工基地開工建設,這是世界石油化工及煤制油化工行業一次性投資建設規模最大的化工項目。該項目工藝復雜、技術難度大,共建設兩條200萬噸/年生產線,由1000余個子系統、156個系統組成的復雜巨系統集成。項目完成單位包括: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中科合成油技術有限公司、中國寰球工程有限公司、沈陽透平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伊泰集團有限公司、舞陽鋼鐵有限責任公司、山西潞安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甘肅藍科石化高新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五環工程有限公司等。

          項目瞄準國家對大型煤制油工業化技術的重大需求,實現了百萬噸級煤制油工業應用,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掌握大型煤制油技術的國家。項目團隊不斷自我加壓、自主創新,瞄準產業中高端,重點發揮煤制油工藝和產品特性,開發出白油、費托蠟、單碳正構烷烴等七大類新產品,實現了由單一油品向多元化產品的轉變,對煤制油項目累計開展4輪次559項關鍵技改,持續攻克、解決影響安全穩定清潔運行的瓶頸問題,一次次突破國家建設煤制油產業卡脖子重大核心技術。

          煤氣化是煤制油化工項目的龍頭裝置,也是關鍵裝置。項目團隊展開技術攻關,先后對氣化的關鍵路徑和環節進行了5000多次革新,攻克了工藝設計不合理、聯鎖控制繁冗、粗煤氣灰含量高等諸多問題,基本實現了5臺氣化爐四開一備的穩定運行。2017年底,400萬噸/年煤間接液化成套技術創新開發及產業化項目兩條線分別達產;2018年轉入商業化運營;2019年煤制油整體負荷達到90%,工藝指標合格率達到99%以上;2020年檢修完成后,實現雙線滿負荷運行,日產、月產連續刷新紀錄;2021年油化品日產最高達到1.18萬噸。

          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項目集聚了包括中國寰球、中國五環、中石化等國內頂級設計團隊和國字號施工單位、供貨商達800余家,高峰期參建人員高達3萬余人。在國內外專家看來,需要60個月才能建成的這項超級工程,他們僅用時39個月就完成了。

          20191211日,400萬噸/年煤間接液化成套技術創新開發及產業化項目在北京通過了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鑒定委員會由中國工程院謝克昌院士、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胡永康院士、中國石化工程建設公司楊啟業院士、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李洪鐘院士等9位能源化工領域知名專家組成。

          鑒定委員會認為:該成果創新性強,集成度高,戰略意義重大,對增強我國能源自主保障能力具有重大支撐作用。該項目首創了高溫漿態床費托合成工藝,實現了煤間接液化的高油品收率和高能量利用效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開發的高效漿態床費托合成反應器,實現了高溫漿態床費托合成工程放大;單噴嘴干煤粉加壓氣化爐、高純凈臨氫超厚鋼板等重大裝備及關鍵材料制備技術瓶頸的突破,實現了百萬噸級煤間接液化重大裝備及材料國產化,填補了多項國內空白,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大型煤間接液化系統集成及清潔運行成套技術的開發,實現了世界單體規模最大400萬噸/年煤間接液化裝置安全穩定清潔運行,項目成套技術總體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對保障我國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意義

          4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示范項目是十二五期間由國家發改委核準建設的煤制油產業化示范項目,核心技術采用中科合成油技術有限公司的鐵基高溫漿態床費托合成集成技術和寧夏煤業公司研發的神寧爐干煤粉加壓氣化技術。

          煤制油技術長期被國外壟斷,根據我國資源稟賦,我國科研人員也在苦苦探索,2012年煤制油間接液化技術取得突破。中科合成油16萬噸/年費托間接液化合成技術試車成功,具備了進一步放大的條件。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新型高效的高溫漿態床鐵基費托合成催化劑,實現了萬噸級催化劑工業生產;50/~80萬噸/年大型高溫漿態床費托合成反應器,突破了重大裝備及材料制造難題。大型煤間接液化系統集成及清潔運行成套工藝技術,應用于煤間接液化合成油的3個百萬噸級商業示范裝置和216萬噸級工業示范裝置,包括世界單體規模最大400萬噸/年國家能源寧煤集團煤間接液化裝置、內蒙古伊泰集團120萬噸/年煤制化學品和山西潞安集團100萬噸/年煤間接液化裝置。項目團隊通過技術集成和再創新,實現了工業大型化和產業示范,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煤基合成油成套技術。

          4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示范項目至今累計運行885天,其中經歷2次大檢修技改,累計生產油化品684.7萬噸。該項目的成功運行打破了多項國外關鍵技術、重大裝備及材料的技術壟斷,為我國煤制油產業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帶動了一大批裝備制造企業躋身國際一流行列,對支撐國家能源多元供給,保障我國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戰略和現實意義。

          目前項目成果正在推廣應用于陜西榆林500萬噸級煤制油聯產100萬噸/天液化天然氣的大型綜合一體化升級示范項目,為滿足國家能源戰略核心需求,緩解國家油氣進口壓力,實現煤炭清潔高效低碳化轉化利用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資訊搜索
             
           推薦資訊
          天天干天天爽av
            1. <s id="j2fj4"><strike id="j2fj4"><u id="j2fj4"></u></strike></s>
            2. <li id="j2fj4"><tr id="j2fj4"></tr></li>